热水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热水壶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至今日安徽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规划呢

发布时间:2021-08-30 04:47:43 阅读: 来源:热水壶厂家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规划

各市、县(市、区)农机局,局属各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行业专项发展规划《安徽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附件: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时期,是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关键时期,是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最佳时期,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新跨越重要阶段。编制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对统一认识、加快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示范推广的主要农业机械化技术成效显着

1、小麦"两深一精"技术推广加快,全程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从2005年秋种开始,小麦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系统围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巩固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以土壤深耕(松)、化肥深施和精少量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经过5年不懈努力,为全省小麦高产攻关提供了工程技术支撑。截止2010年底,全省旋耕机564835台,深松机2003台,旋耕复式播种机14500台,精少量播种机303984台;完成小麦机收3374万亩,机收率95.5%,小麦机播3120万亩,机播率88.3%。

2、机插秧技术示范力度加大,装备、机插面积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水稻产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系统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选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环节为突破点,大力推广水稻育栽机械化技术,插秧机保有量和机插面积成倍递增,插秧机由2005年的592台,增加到2010年的11288台,水稻机插秧面积由2005年的15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37忠旺研发与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9万亩。插秧机保有量和机插面积与"十五"末比分别增长了18倍和24.3倍。此外,育秧播种流水线增加到近百台。

3、玉米种植、收获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迈上新台阶。"十五"末,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玉米机播面积384万亩,玉米机收面积只有19万亩。从2006年开始,针对玉米生产机械化,我省启动了"玉米振兴计划",在播种环节,大力推进麦茬玉米免耕施肥播种、带状旋耕施肥播种等机械化技术,并示范推广了气吸式、仓转式玉米新型精播机;在收获环节,推广了对行收获、不对行收获、籽粒收获、秸秆青贮等四项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2010年,全省玉米收割机总量达3449台,比"十五"末增长44倍;机收玉米327万亩,同比增长16.1倍。

4、油菜种植、收获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取得实质性的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快了油菜生产的恢复调整,从2008年开始,我省农机部门围绕"油菜恢复性生产",从油菜机械种植和机械收获两大关键环节入手,大力开展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油菜撒播机开沟覆盖技术、旋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及油菜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得到有效利用,2010年油菜开沟机达到2.69万台、油菜直播机598台、机播面积30.2万亩、油菜收割机保有量1853台、机收面积50.1万亩。

5、山区及特色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步入发展快车道。"十一五"期间,我省围绕"上山入林",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机械化发展之路。名优茶加工机械日益由单机向成套、由小型向大型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茶叶生产中的中耕、植保、修剪、采摘等机械化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板栗剥苞、山核桃脱脯、新型气动理条剪枝、菊花烘干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山特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010年全省茶叶成套加工机械保有量达到16.7万台(套),年加工茶叶20.8万吨,山核桃脱脯机等特色加工机械的应用加快,推动了山区经济发展。

保鲜冷藏和农产品干燥机械化技术获得长足发展,果蔬保鲜库、速冻库、冷藏库等农产品增值保鲜设备得到广泛使用,2010年各类保鲜储藏设备可达1736台套;大型谷物低温干燥机数量迅速增加,2010年烘干机保有量达1718台套,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连续6年丰产丰收和农副特产品的增值。

(二)实施的农业机械化科技项目取得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我站共实施研究、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项目9项,其中示范类项目4项,研究类项目5项,结题6项,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

1、部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在32个县示范推广(其中先后20个示范县实施部级示范项目)。累计机插面积达到466.2万亩,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0037台;培训农民、农机手共76072万人次;举办培训班、现场会共2519次;发放培训资料约50万份;新增稻谷3527.58万千克,增收5375.68万元,节本4047万元,2009年11月获得了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部省级《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07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建立部、省级示范县12个,油菜播种机1092台,完成油菜机播面积4.27万亩;油菜收割机675台,机收面积5.03万亩。

3、省级农机节油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为安徽农机局20PPA06年下达的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通过对柴油农用动力机添加优油TSP-C燃油增效剂达到节油效果。2007-2008年在全省建立7个示范点,共推广优油TSP-C型燃油增效剂7260余盒(1.742吨),按平均节油率为8%计算,共节油367.68吨,降低生产成本204.4万元。

4、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2009年,我站在全省6个示范点投放耕水机33台套,示打印机范水域面积229亩,通过对近一年来的试验数据整理分析,受试水域水温、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受试因子逐步趋于合理,水体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特别显着。

5、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稻麦生产农机农艺双适应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探明了影响小麦、水稻产量与品质多种因素;确立了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模式是我省今后一段时间内小麦机械化播种的主推技术模式;改进完善了SGT-180Z8A8双轴灭茬旋耕播种机。该项目还颁布了省级地方标准5套,获得农机适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9篇,取得1项科技成果,培养1.试样研究生2名,培训农民机手110名,完成专题研究8项。

6、完成"十一五"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小麦生产'两深一精'等机械化最佳效果的互适应因素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及报奖工作。该项目研究提出了4套农机农艺互适应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1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并在淮北、沿淮、和江淮的固镇、天长等12个县建立了32个农机农艺结合试验、示范点,试验面积5096亩,示范面积6.16万亩,辐射推广面积1099.4万亩。该项目被评为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7、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先后建立了包河区"油菜机收-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机插秧"循环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和蒙城"小麦-玉米"循环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完成了"油菜收割机秸秆抛洒均匀度试验"和"水田秸秆还田机秸秆覆盖率试验",并与有关农机生产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了内置式秸秆切碎抛洒装置。项目成果受到省市领导高度关注,有关专家充分肯定。

8、"北方旱区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稳步实施。先后完成了项目选址--小麦机械化播种--中耕植保--联合收获--玉米免耕机直播等关键环节技术指导工作。举办三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机手60多人,编写"小麦两深一精农业机械化技术"、"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彩页,免费赠送农民3000份。

9、实施2009年度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研活动经费择优资助"午季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尽快提出午季秸秆禁烧的机械化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健全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省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共86个(省级1个、地市级8个、县级77个)。

1、省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副县级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批准编制23名,在编在岗21人,其中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师3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3人,科技人员占57%。

2、市级农机推广机构8个,科级事业单位,全额预算单位7个,差额单位1个;编制73人,实有人数62人,平均每站7.75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34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8人。

3、县级农机推广机构77个,批准编制731人,在编在岗837人,编外47人;在编在岗人员834人中,其中40岁及以下人员405人,41-50岁之间有348人,51岁及以上8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51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38人,中级技术职称220人;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人数686人。

4、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867个,其中农机独立推广机构208个、农机区域推广机构116个、农业综合推广机构(包含农机的机构)543个,全省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批准编制2512人,在编在岗2092人,编外87人;其中农机独立推广机构批准编制642人,在编在岗592人,编外10人;在编在岗人员592人中,其中40岁及以下人员365人,41-50岁之间有169人,51岁及以上5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17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170人;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人数592人Px——瓦楞纸板原纸的综合环压强度(N/cm);。农机区域推广机构批准编制590人,在编在岗513人,编外63人;在编在岗人员513人中,其中40岁及以下人员275人,41-50岁之间有212人,51岁及以上2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82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12人,中级技术职称143人;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人数49居住者几近没有感觉7人。农业综合推广机构(包含农机的机构)批准编制1280人,在编在岗987人,编外14人;在编在岗人员987人中,其中40岁及以下人员512人,41-50岁之间有402人,51岁及以上7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39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37人,中级技术职称246人,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人数738人。

二、"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发〔2010〕2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坚持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为主导,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坚持农机农艺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围绕粮食生产和油料、山特产品深加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引导作用,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农机化技术工艺,在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农机化生产作业质量的不断提高。

2、深化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创新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强化农机技术教育与科技进村入户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水平。

三、"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重点与目标

(一)"十二五"示范推广的主要农业机械化技术

1、小麦全程机械化提升优化技术。在继续推广应用旋耕、小麦精少量播种、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着力在耕整地环节重点推广土壤深松、适度深耕、化肥深施、秸秆还等田机械化技术,努力提高耕整地质量,进而提高小麦播种质量。至2015年,全省新增深松机12000台、深耕犁10000台、精少量播种机90000台(旋耕施肥播种机1800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38000台;新增土壤深松1200万亩、适度深耕400万亩、小麦精少量播种600万亩(新增旋耕施肥播种800万亩)、联合收获100万亩。

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继续推广应用以降低损失率为重点的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创新简易规格化育秧方式,适时推进规模化机插育秧,提高育秧播种的均匀度,促进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普及;努力提高水稻机插装备水平,提高单机作业量和机手收益,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扩大高效低残留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面积;逐步提高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至2015年,新增水稻插秧机18000台、干燥机100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38000台;新增水稻机插面积750万亩、联合收获200万亩、粮食干燥200万吨。

3、玉米标准化种植与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的基础上,以玉米标准化种植规范机械化播种,提高玉米机播质量,满足玉米机收的要求;加快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进程,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至2015年,新增玉米播种机16000台、收获机械10000台;新增玉米机播面积230万亩、联合收获400万亩、秸秆还田400万亩。

4、油菜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以油菜机械化直播为油菜主要种植方式,分别推广"油菜浅旋耕机条播复式技术"和"免耕撒播机开沟覆盖配套技术",为油菜机械化收获创造条件;加大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扩大油菜秸秆还田面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至2015年,新增油菜播种机械6000台、收获机械10000台,新增油菜机械种植面积170万亩、机械收获250万亩、秸秆还田250万亩。

5、花生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在继续推广应用耕整地、灌溉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应用能一次完成开沟、铺膜、播种、喷药、覆土等多道工序的花生联合播种复式作业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挖掘、摘果、剥壳)技术等。至2015年,新增花生播种机5000台、花生收获机1000台;新增花生机播面积50万亩、机械收获15万亩。

6、大豆我们可以描写出增强树脂将到达怎样的性能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大豆旋耕(免耕)播种、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至2015年,新增大豆播种机械16000台、收获机械5000台;新增大豆机播面积220万亩、大力值1般用轮輻式传感器机械收获面积200万亩。

7、棉花相关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拔棉柴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对棉花制钵、移栽机械化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引进、推广拔棉柴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至2015年,争取使棉花生产机械作业难点上有所突破。

8、山区特色农机化新技术。继续推广应用以名优茶加工为主要内容的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在生产方式上由小型、粗放加工向规模化、清洁化、多能源利用方向发展,在作业环节上向茶园管理、茶叶贮存保鲜发展;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山核桃加工、板栗剥苞、菊花烘干、农特产品冷藏保鲜机械化技术。至2015年,新增名优茶加工机械50000套,新增机制茶3万吨,机制茶达90%。

9、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在塑料大棚、连栋温室及设施内推广适宜的微耕、施肥(含气肥)、喷滴灌、温控、增湿除湿、植物声频控制等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至2015年,新增温室大棚面积30000平米,新增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械2万台。

10、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适宜区域实施以免耕、秸秆直接还田、病虫害防治、浅松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至2015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300万亩。

11、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区域推广麦玉、麦稻、油稻种植结构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秸秆收储运技术(秸秆打捆)、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秸秆能源化技术。至2015年,新增秸秆还田机(含秸秆切碎装置)30000台,新增秸秆直接还田面积2000万亩。

12、高效低残留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担架式、框架式、车载式植保机械替代手动植保机械,低容量5. JASO T 203⑵005《摩托车轻合金车轮》弥雾病虫害防治技术替代高容量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药效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和对水体的污染。至2015年,新增机动植保机械6.5万台,新增植保能力1300万亩。

13、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大力示范推广轻便、小型移动式喷灌、地面低压管道输水、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在山区林果、设施大棚示范推广滴灌、微喷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合理利用水资源。至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类机械2万台,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

(二)"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农业机械化项目

1、农机装备结构优化研究;

2、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应用制约因素攻关研究;

3、麦玉、油稻、麦稻种植结构条件下周年制机械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

4、农机化抗灾、减灾综合技术示范推广;

5、农机节能、减排、环保综合技术示范推广;

6、经济作物及山区特色农机化新技术示范推广;

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三)"十二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重点与要求

1、健全市、县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加强乡镇及区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站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机合作社、机具租赁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协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逐步形成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基础、多种经济组织参与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络。

2、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至2015年,全省各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都应拥有一定数量的试验示范机具和一定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70%基层推广机构实现办公自动化。

3、开展对各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轮训,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十二五"期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机大县建立10个远程培训点,轮训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技术人员1500人次,培训农民50000人次。

4、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计算机和络技术来装备各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开发信息资源,经济、有效、及时、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以安徽农机推广为平台,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的整体效能,实现资源共享,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快速、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保障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任务及目标的顺利完成,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树立法制理念,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深入宣传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等,健全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秩序;要把学法、懂法、用法作为全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系统提高素质重要抓手。

(二)加大政府支持,争取资金扶持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和义不容辞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层次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完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规划,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和指导,重视创建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兑现财政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承诺,按照合理比例制定刚性文件,拨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用于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及培训费用;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正常使用。

(三)深化农8、试样最大直径:Ф630mm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69号)要求,积极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强化政府,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络;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区域化和行业化管理;改革运行机制,突出社会公益性职能;改革人事制度、奖励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工作热情;改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合理的经费津贴。

(四)强化科技推广,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农机科技发展是促进农机化上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加强与农机科研单位、农机院校、农机生产企业联合;政府应倡导农机农艺结合,鼓励农机农艺在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开展技术集成攻关;应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建设部分,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

(五)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坚持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大力培育各类社会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发展多元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政府主管部门要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专业培训指导,财政部门要拨付专项经费,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科技人员能够定期接受培训,享有再培训再教育权利。

(六)凝心聚力,确保"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新跨越的重要规划,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措施,是新农村建设关键内容,是指导全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系统今后一个时期最基本的方针,全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系统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维护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并建立工作目标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全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安徽 十二五 农业机械 技术推广 发展规划




玻璃体混浊的用药
玻璃体混浊的原因
玻璃体混浊的症状有哪些
玻璃体混浊的治疗药物